常态化搭平台全方位促就业 --我省人社部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3月至5月,省人社厅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抓统筹系统推进。省人社厅制定下发《关于开展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的通知》,统一安排部署,指导各市人社部门积极筹备,有序组织,丰富活动形式,提升活动成效。全省共组织114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57家市场机构参加活动,省市联动、上下协同,为促进供需对接、提升活动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活动期间,全省共举办招聘活动1835场(其中,线下活动455场),提供岗位39.35万个次,求职33.51万人次,线下活动达成就业意向7.62万人次。 二、抓引导拓展范围。各级人社部门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新媒体广泛进行宣传报道,提高活动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期间,先后5次通过山西省人社厅官网发出活动预告和全省现场招聘活动安排,深入动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参与。临汾市通过临汾人才网、临汾日报融媒体就业在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辟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专栏,提供常态化就业服务。阳泉市利用阳泉综合广播开办人才招聘“互助热线”,以广播直播的创新方式,为企业及时发布招聘信息,拓宽求职者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三、抓宣讲提升效能。精准政策咨询,靶向解决需求。在招聘会现场设立政策咨询台,提供政策解读服务,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太原市每次招聘活动都安排专业人员解答高校毕业生关于人事档案代理、公租房、就业见习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政策咨询与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提升求职技能、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红利、优化用人策略。专业就业指导,强化职场技能。晋中市通过人社服务专员向各高校转发就业指导直播(录播)等视频内容,为毕业生提供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服务。组织部分大型企业HR入校现场宣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拓展服务维度,深化服务效能。吕梁市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校园招聘并进行就业指导,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政策“明白卡”及现场解读等方式,帮助高校毕业生及时、全面、准确了解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智创AI赋能,推动服务更新。各地市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就业服务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求职体验。运城市在招聘会现场创新打造“数智就业服务站”,通过AI智能简历诊断、AI沉浸式面试模拟等科技手段,为毕业生提供全链条智慧就业服务。阳泉市紧扣科技赋能理念,创新推出“数智人”播报员—“阳阳”和“泉泉”,以精准流畅的语音、不间断播报企业发展历程、业务范围、核心优势以及岗位类别、任职要求、薪资待遇等一手信息,提升服务效能。活动期间,全省共举办政策宣讲105场,观看14.23万人次;举办就业指导80场,观看11.23万人次。 四、抓创新优化对接。丰富招聘载体,促进精准对接。我省人社部门积极对接掌握各类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结合省内院校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意向等情况,组织专业化、精准化专场招聘活动。4月26日,省人社厅联合省教育厅等部门在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举办“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巡回招聘山西站暨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活动”,369家省内外用人单位提供1.3万余个岗位,“一站式”提供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创业服务、招聘洽谈、直播带岗、优秀毕业生事迹宣讲等服务。大同市结合自身地域特色,举办2025年大同“海棠花开”创意人才招聘活动,全方位展现古都活力、文化底蕴与青春气息,创新人才招聘模式,构建就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突破传统校招,匹配校企需求。晋城市加强部门联动,联合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在山西科技学院开展大型招聘活动,吸引270多家省内外用人单位参会,提供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教育培训等多个职位,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拓展线上渠道,实现常态对接。依托山西省公共招聘网开设线上专区,设置“岗位速递”“直播带岗”“就业政策”“就业见习”四大专栏,提供常态化就业服务。活动期间,全省共举办直播带岗840场次,观看237.12万人次,通过邀请企业HR走进直播间,直观地向毕业生介绍企业概况、岗位详情、福利待遇等,实时解答毕业生的疑问,让毕业生足不出户就能参与招聘。 下一步,省人社厅将持续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诉求,针对不同专业高校毕业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提高人岗匹配效率;深化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作,主动开展访企问需,拓展就业渠道;持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精准的就业创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